2019年6月3日上午9:00,美国加州查普曼大学保罗弗莱雷研究中心的联合主任Suzanne SooHoo教授应邀来我校,在第七教学楼105报告厅为师生做主题为“质性研究:保罗弗莱雷的视角”的学术报告。本次学术讲座由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阿呷热哈莫博士主持,学院的巴登尼玛、布穷、马春艳、邓璐等老师及部分硕博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阿呷热哈莫老师首先对Suzanne SooHoo教授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并向在场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了Suzanne SooHoo教授的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成果。
SooHoo教授主要从“何为质性研究”、“社会研究者的责任”、“社会研究者的定位”、“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展开。首先SooHoo教授以“外来者不是入侵者,不是来向当地人教导,传播或给予什么东西的,而是应该学习、了解当地人的世界”这段话来引出何为质性研究。她指出质性研究是将爱和希望注入到研究之中,不将我的思想与文化强加于你,而是想与你亲切的交谈、相互的学习。同时SooHoo教授也引用了史密斯的“研究”一词(土著民的字典中最肮脏的词汇)来说明质性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我们建构世界的方式会影响我们工作的方式,批判性的定性研究,其目的应该是为了创造一个更人性化的、更公正的社会。其次SooHoo教授把社会教育者的责任描述为:“作为对资本主义等级结构和非人性化的回应,我们需要重新界定意识形态下的社会关系和人们在文化与物质方面的平等问题,并将人性化作为我们的职业。。”随后SooHoo教授指出在这种责任下研究者应该准确的给自己定位,她认为研究和生活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各个角色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接下来SooHoo教授说明了研究者与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她认为研究者应该以一种谦虚的态度进入研究领域,认真了解参与者的故事、生命发展的脉络,这种关联不应在研究结束就被停止,而是需要研究者终身铭记与感恩。最后SooHoo教授结合自己有关新西兰毛利人和在美国社区的研究介绍了质性研究的一些具体方法。
在讨论环节,现场的交流非常热烈,巴登尼玛教授就“谁的利益?”“谁受益?”“何为平等?”“如何造就平等?”“这个世界什么是真实的?”“是谁掌控了权力?”等问题与SooHoo教授进行了探讨。现场的同学也从学校该如何教、为谁而教、如何给“虎妈”家长提出一些教育的方法等问题与SooHoo教授进行探讨。最后,阿呷热哈莫老师从如何作质性研究、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



撰稿 摄影: 赵会辉
主讲人简介:Suzanne SooHoo 教授是加州查普曼大学(Chapman University)弗莱雷研究中心的联合主任。她教授批判教育学和文化响应的定性方法论,后者的灵感来自她在新西兰的研究著作《文化响应方法论》Culturally Responsive Methodologies (2013),该书由她和米尔·贝里曼(Mere Berryman)和安·内文(Ann Nevin)共同编辑。这项研究是她与毛利人研究员运用了保罗弗雷尔的哲学和反殖民化方法论开展的。作为多年的小学校长,继而查普曼大学的教授,她毕生致力于理解和培养人际关系,真诚地倾听边缘化的声音,并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和公正的世界进行研究的国际性对话。
编辑:科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