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2日,我院彭敏副教授基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开展了题为《民族地区城乡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文化模式》的专题报告。本次报告会由李攀主持,我院青年教师和部分博士研究生参加。
彭敏系统地报告了课题研究成果,涵盖了研究背景、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难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九个方面。彭敏基于我国“十四五”规划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的大背景、在分析概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此项研究。该研究以民族地区独特的文化体系为切入点,以四川省3个自治州为研究样本,重点关注样本民族地区城乡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文化模式。彭敏指出,这项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献策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也助力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
彭敏的该项研究具体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为研究样本,总结概括了城乡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三种文化模式,即甘孜“校际联盟”模式、阿坝“社区学院”模式、凉山“乡村基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民族地区城乡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治理路径。
在报告会的尾声,彭敏耐心解答师生关于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问题,大家深受启发。
撰稿:蒋莹、苏意
初审:马芬
复审:郑富兴
终审:梁斌
作者: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编辑:马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