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0日,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波教授莅临我院,开展了题为《青年教师科研规划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自觉》的学术研究。此次讲座由郑富兴教授主持,我院青年教师及部分博士生硕士生参加。

叶波教授结合自己的学术经历,分享了他在科研道路上的心得与体会。他详细回顾了自己在不同研究阶段的关注点,从“学校课程开发”到“技术时代的教学”,再到“课程史”和“教师教育”,以及后续对“课程知识”、“话语实践”的深入研究,直至当前对“知识与价值关系”及“本土教育经验发展与中国教育学构建”的探索,最后叶波教授总结到“科研是机会主义与问题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能有更清晰的问题意识,也许会走得更好”。接着,叶波教授指出了问题意识的三种类型——一是“个体体验:原有经验与新近情况”即“我想做的”二是“切中现实:主体定向与教育现实”即“要我做的”,三是“条件审视:理论知识与实践反差”即“我能做的”,并认为问题意识应该指向体验性、指向问题阈、指向研究阈、指向设问方式。
讲座的最后,叶波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反思,并从志业和职业、讲者和学者、理论者与实践者的三组关系向大家谈了他的“主体之惑”。叶波教授的真诚分享和深刻见解,让在场的青年教师及学生们受益匪浅,不仅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科研指导,也激发了在场所有人对科研工作的热情与兴趣。
撰稿:陈静、唐婼灵
初审:马芬
复审:郑富兴
终审:梁斌
作者: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编辑:李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