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映丹心 情系教育终无悔
——1987级院友邓永斌同志先进事迹
邓永斌,男,汉族,1967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民盟盟员,正高级教师。1991年7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系,同年7月支边到会东县,先后在会东中学、会东县和文中学工作,现担任会东县和文中学副校长,分管学校教学、教研、教师培训、招生考试及年级管理等工作。工作以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始终以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教研成绩突出。先后荣获“会东县优秀班主任”、“会东县优秀教育工作者”、“会东县第五届县级拔尖人才”、“凉山州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凉山州优秀教育工作者”、“凉山州第十三批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四川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四川省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
29年前的7月,带着青春的无限激情,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邓永斌离开生养自己的家乡和繁华的城市,历经20多小时火车、汽车的颠簸,走进了凉山最南端的会东县,一干就是29年。自打走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天起,邓永斌就迷恋着教育和教学工作,同时期支边教师纷纷离开的步伐,没能影响他扎根会东教育事业的初心。他的精力仿佛永远没有穷尽,正因为有着比别人更强烈、更深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做好自己教育生涯中的每一件事,从一名默默无闻的老师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带头人,成长为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倾情三尺讲台,用心教化每一名学生
执教近30年来,邓永斌就像茫茫大漠里的一束芨芨草,坚韧顽强地厮守着这方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与他一同到会东的支边教师,两三年后就想办法离开了,后面几年以支边身份来的教师也在工作几年后纷纷离开了会东,只有他和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还依然坚守在川滇之边的三尺讲台,用心教化每一名学生。
他善教乐教,课堂严谨而不枯燥,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设疑探讨”,善于通过讨论式教学,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注重引领学生将学习领会的政治素养运用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寓教于学。听过他课的学生这样描述他的课堂教学:“听邓老师的课就是一种享受,我们心中枯燥乏味、生涩难懂的高中政治课,通过他的嘴,都变得风趣有味,浅显易懂啦!”,“邓老师上课总是笑容可掬,声情并茂,妙趣横生,循循善诱,让我们想打瞌睡都不行。”,“听邓老师的政治课如沐春风,他娓娓道来,思路清晰,通过邓老师的政治课,我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后来,我走上了为人师表的教育之路,当上了一名中学政治老师,这皆源于我的恩师——邓永斌老师”。
邓永斌不仅课讲得精彩,思想工作更具特色,育人功夫十分受人追捧。在他近三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连续担任班主任的时间长达20年。班级教育与管理的效果优良,班主任工作的社会评价很高,名师效应显著。在班级管理中,他始终坚持以科学民主、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为治班之道,坚持以“知其心,救其失”、“尊其人,润其心”的原则育人传道,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善于用恰当的方式去挖掘,点燃,引领他们遇见更好的自己。所带班级多次荣获省、州、县“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他将育人理念贯穿教学始终,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做人品格、治学风范、育人精神为学生树立榜样,以爱的播种获得了爱的丰收,无论是在读还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每每提起他们的邓老师,无不满怀感激之情。谈论起他,学生这样说:“在我中学最叛逆的时期,幸好遇见了邓老师,是他坚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始终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问题学生’,持续用心、用情的鼓励我,引领我,才让我今天能在知名的高等院校快乐工作与生活。”,“和蔼可亲的邓老师,不仅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也给我们立志、鼓劲、解压,三年高中生涯因邓老师亦师亦友般的教导,过得丰富多彩、充实和无悔。有幸成为邓老师的学生,谢谢他指引我迈过人生最关键的三年!”,“我的高中是‘痛并快乐着’的,‘痛’源于知识的晦涩难懂与考试发挥失败的无力感;‘快乐’源于邓老师作为班主任的‘自主’管理方式和教育方式。邓老师组织的各种活动让我们在高三的紧张生活中做到了有的放矢,劳逸结合。”
他对学生的关心教育并没有因高考而结束,高考分数一出来,他总是没日没夜地帮学生分析成绩,对每一分“精打细算”,只为能够让学生填上合适的院校,他的指导和建议也会随着学生的脚步去到大学,甚至去到毕业后的职业规划上……。他不仅仅是学生的邓老师,也成了学生心中的“邓爸爸”,他对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满满都是爱意。有学生在给他的书信中这样写道:“相比于邓校长,我更习惯叫您邓老师。因为邓老师是相对于学生更亲切的称呼,同年级的许多同学都非常喜欢您,您是一位很好的校长,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师。您就如父亲一样,一直支持着我,鼓励着我,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您给我的启迪与鼓励,邓老师、邓校长、邓爸爸,我永远爱您,敬您!”
厚实业务内功,始终坚持科研兴教之路
从教近30载,由初登讲台模仿他人教学的兴奋与激情,到能独立设计适合自身风格、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这一转变要归功于邓永斌从不间断的业务学习和课题研究。他先后参加了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四川省骨干教师培训、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培训、四川省新任特级教师培训及教育部组织的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研修项目培训等。他还多次参加州、县有关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与县教育局、县进修校联合组织并参加省级名师工作坊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
他说:“争做科研型的教师,是教师思想成熟、业务提升的捷径、是教师成长永恒的主题”,他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这一理念,积极了解开展课题的流程,投身课题研究,让自己的教学理论更深厚。他先后主持研究的省州级课题达10余个,其中主研的省级课题《民族地区普通中学依托“校本教研”,构建学习型学校研究》被列为会东县科技转化应用成果项目,荣获会东县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设计主研的省级教学名师专项课题《普通高中教研组运行机制研究》荣获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省二等奖;主研的州级课题《当代高中生“以自我为中心问题”解决方法初探》荣获凉山州2014-2017年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主研的州级课题《“研究性学习”实验研究》荣获凉山州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主研的州级课题《边远地区普通中学加快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策略研究》荣获凉山州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他的教学生涯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伴随着课题研究度过的,由于不间断的研究需要大量理论的支撑,他总是不断在学习、不断在思考。也正因此,无论是教学还是教研,无论是成绩还是理念,他都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赞誉,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他的档案展现出一串串闪光的文字。于他而言,每次优秀表彰都是未来工作的新起点。他坚持科研兴教,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全县教科研事业上新台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学校教学发展
荣誉、鲜花、掌声对邓永斌来说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但理想和奉献却是他的为人宗旨和永远追求的目标。从普通教师到教研组长,从教研组长到教科室副主任、主任、再到副校长,角色虽在转变,但初心从未改变。他常说:“一线教学是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真实现状的重要途径”,作为分管教学、教研、教师培训、招生考试及年级管理等工作的副校长,众多事务缠身,但他一直坚持担任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工作,坚持参加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带头组织各学科老师分析每一次月考问题、思考对策,教学效果十分突出。他的理论和方法通常使老师们茅塞顿开、受益匪浅。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引领示范,多次承担省、州、县级研究课、专题讲座。其中,2010年为凉山州高三教师所做专题讲座《2010年四川高考文综政治试题评析及2011年高考复习对策》被《凉山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刊登交流。2012年以来,进行的省州级研究课与讲座主要有:2012年9月受四川师大教师培训学院的委托,参加省教厅“2012年高中新课程政治学科送教活动”并在活动中为高中政治教师做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学设计技巧》的专题讲座,2014年3月应邀在省教育厅四川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举行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活动中上了《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研究课,并做了《高三政治复习策略》的专题讲座。2014年9月应邀为2014年四川省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成都师范学院高中政治班做了《高中政治课程课改浅析》的专题讲座,2015年3月应邀为2015年成都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成都师范学院高中政治班做了《思想政治教师自我风格与专长的塑造与形成》的专题讲座。2020年应邀担任了凉山州千名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高中政治班班导师,并为该班做了《知常明变,循道致远——后考纲时代的高考备考交流》的专题讲座。应县教育局和县教师进修校之邀,自2004年以来,先后10多次举办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县级讲座活动,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毫无保留地分享出去。
为了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他以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高举“高效课堂”之旗帜,创建了省级名师工作坊“旭日名师工作坊”,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以教学研讨为主要形式,为会东区域内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创设了交流、研讨、成长的有利平台。因工作坊在业务开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突出成绩,作为工作坊坊主的他受到了四川省“国培计划”项目办的肯定与表扬,并颁发了荣誉证书。
潜心课题实验,推广科研成果,他都亲自示范,亲自落实。在他的引领下,和文全体教师团结协作,教学工作井然有序,教学管理与改革取得良好成绩。
创新管理理念,着力推进高效课堂
担任副校长以来,面对更具体、更琐碎的工作,他用更多的耐心去处理,用更多的精力去思考。他视学校的工作如生命,以“创特色学校,办攀西名校”为目标,以“生本校园,赏识教育”为理念,以班级和课堂为抓手,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他立足于和文中学校情,带领教师进行校本教研,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创立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针对当时课堂中存在着的一些普遍问题,提出了教学中必须遵守的原则:没有学生的认真自学,不新授;没有学生的充分独立思考,不交流;没有发现学生的学习思维障碍,不讲解;必须有针对错误和弱点的纠正性和巩固性变式训练;必须落实双基节节清,让教师在课堂中进一步把握导学练的度,以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基本目标。他一步步通过课题引领、课堂改革带动学校走向了轻负担、高效益之路。
以科研网络为支点,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奖励条例为杠杆,以课改实践为归宿,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教科研活动。在抓好学校教学教研的同时,他十分重视对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 学校教师培训工作他亲自负责,制订了短期、中期、长期有效结合的教师培训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青年教师和各类教师的培养工作。同时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协调组织学校教师参加多种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 为学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争取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学习提升的机会和平台。
他是一位理念先行、思想出新的教育者,当副校长之前,他是骨干教师、无论是方法还是实效,都是首屈一指。当副校长之后,他更加高瞻远瞩,眼界变得更加开阔,思想变得更加深邃。他与学校领导班子确定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特色及工作思路,就是要创办一所高品位校园、高素质队伍、高质量教育、办学特色明显的县级名校。
正因为学校拥有一大批像他这样的教师队伍并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付诸于实践,才有和文中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攀升。他分管学校高2017级年级工作,面对录取分数仅352分的超低入口成绩,指导年级组锐意创新,与全年级教师一道奋力拼搏。该年级在2020年的高考中,取得重本硬上线144人,本科硬上线634人,600分以上学生突破20人的优异成绩,创造了学校新的辉煌。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邓永斌副校长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座右铭。他始终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守望着那个甜美的梦,谱写着一曲人生平凡而卓越的乐章。
【编辑:abc】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 邮编:610066 电话: 028-84760713 © All Right Reserved .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院 版权所有 (四川师范大学网信处制作维护) 蜀ICP备05026983号 信息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