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我院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研讨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由四川师范大学校党委统战部、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共同主办,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承办,四川民族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甘孜州民族教育科学研究所、川西高原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学术研讨会于111-3在甘孜州泸定县成功举办。来自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师范学院、四川民族学院等7所高校的专家学者、研究生、本科生及甘孜州、阿坝州部分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四川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处长李浩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四川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挂职)唐文焱,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周婷婷,中共甘孜州委教育工委书记、甘孜州教育和体育局局长李德强四川民族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周德荣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朱晟利主持了开幕式。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西北师范大学万明刚教授基于丰富的田野资料和实证研究,从微观层面揭示了各民族合校混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动机制和实践策略西南民族大学陈达云教授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学科设置,深入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作为一级学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中央民族大学苏德毕力格教授从深刻把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等方面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时代价值和实现路径。成都师范学院唐安奎教授解析了学校教育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与机理,从文化学的视野探讨了学校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成都理工大学郭凤鸣教授关注灾害应急语言服务,以语言联通保障应急公平彰显社会温度西北师范大学党宝宝副教授探究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四川师范大学顾尔伙副教授挖掘了凉山土司的历史贡献和国家情怀

   

   

           

   主题报告环节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理论创新、实践路径、课程建设、教学实践等内容展开。四川民族学院拉加当周副教授围绕四川民族学院的特色实践,提出“高校是打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最后一公里”。阿坝州理县机关幼儿园李慧蓉园长身着羌族服饰,讲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启蒙的实践探索四川师范大学曾欢博士聚焦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培育“兴农人”,以技能教育对接乡村振兴需求,为民族地区注入了人才动能。凉山州喜德县红莫中心校阿说木加校长讲述了以“音体美”为桥,乡村校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甘孜州康定市姑咱片区寄宿制学校杜松书记以石榴红叙事结合乡土文化,让地域文化成为了认同的载体。四川民族学院罗绒曲批副教授聚焦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优化,提倡以教育公平托举发展公平。甘孜州康定中学高级教师王雪丹老师设计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以文学载体厚植家国情怀,展现了小课堂、大思政。西南民族大学马巍莹博士解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根基情感逻辑。阿坝州理县薛城中学团委书记黄晏老师介绍了学校五大路径协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四川师范大学达万吉副教授解析论证了文化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文化逻辑和共同体意涵。

   本次研讨会实现了不同研究视角与实践经验的碰撞融合,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理论体系构建、课程融入路径、区域特色实践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案。

撰稿:杨显迎 覃诗书画

                                                                   初审:马芬

复审:朱晟利

  终审: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