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顾尔伙副教授做《民国时期凉山土司岭光电的边疆教育实践与社会治理》专题讲座
时间:2025-09-25 16:58:46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查看:71

919日下午,学院顾尔伙副教授在第二办公区307教室做题为《民国时期凉山土司岭光电的边疆教育实践与社会治理》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郑富兴教授主持,学院部分教师和八十余名硕博研究生参加。

讲座伊始,顾尔伙以“凉山:从‘异域边地’到‘抗战后方’”为切入点,介绍了民国时期凉山地区封闭的地理环境、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以及彝族“天菩萨”发髻等独特的文化。

随后,顾尔伙聚焦本次讲座的核心人物——岭光电(19131989),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详细讲述了他从 “流亡土司” 到 “教育变革者” 的人生轨迹,深入分析了其教育理念和治理模式的现实意义。岭光电一生致力于推动彝区的教育发展,他创办了多所边民学校,培养了大量的双语人才。他不仅重视文化教育,还积极推动体育、医药、农业等多领域发展,努力改善彝区人民的生活条件。顾尔伙指出,正是由于岭光电土司的特殊身份、丰富的求学之旅以及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使其能在封闭的彝区掀起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变革。

最后,顾尔伙强调,岭光电的教育实践是民族地区治理的重要案例,其“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对我院师生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师生开展边疆教育等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会上,师生们围绕“岭光电的土司身份与教育变革之间的矛盾性”“边疆地区治理的当代延续性”等问题展开了探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本次讲座使师生们了解了岭光电的生平事迹和贡献,也加深了对彝族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撰稿:刘义灿

                                                                      初审:马芬

                                                                      复审:朱晟利

                                                                      终审:周婷婷

作者: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编辑:马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