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学科教学创新与育人能力提升” 研究生微专业招生公告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聚焦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师德塑造、教学创新、科研赋能”为核心,促进学科教学改革与育人能力提升的深度融合,旨在培养兼具新课程理念实践能力、数字化教学能力和教育实践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中小学教师。本专业依托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博士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进行人才培养;整合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核心素养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力量和师资力量,由30%的高校教育专家和70%的校外基础教育名师联合授课,通过专题实训、项目式学习、小专题研究等教学模式,促进研究生在学科教学创新、育人方式创新、数字技术运用等方面的发展,提升研究生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就业竞争力。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通过跨学科、重实践的课程体系设计,培养具备以下能力的复合型中小学教师:

     (一)新课程理念实践能力:熟练运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理论,设计与实施创新课堂教学。

     (二)数字化教学能力:有效运用AI工具及数字资源,优化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

    (三)教育实践研究能力: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行动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形成教育教学创新案例或课题研究报告。

三、招生对象

      2023-2025级在校硕士研究生

四、培养方式

    (一)修业年限:1学年(2学期)

    (二)课程学分:7门课程(10个学分),其中1个学分为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计划详见附件1。

    (三)授课方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四)上课时间:2025-2026学年度教学周的周末,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培养实际安排。

五、招生计划

     100人

六、师资配置

    (一)校内核心团队:以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团队为主体,整合学校各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与教学方向的专任教师、教育技术专业教师,形成“理论导师+学科导师”双配置。

    (二)校外实践导师:以校外导师为主体,联合实践教学基地的中小学专家型教师、课程研发负责人,以及区域教研院专家,担任实践课程指导与案例分享嘉宾。

    (三)师资结构:校内教师占比30%(侧重理论与方法),校外实践导师占比70%(侧重教育教学经验与案例分析);在三个课程模块的实践课程教学环节,分别邀请校外导师、中小学专家型教师进行授课和实践指导,将优质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

七、结业要求

    研究生修完课程并考核合格,颁发“学科教学创新与育人能力提升”微专业结业证书。

八、报名时间

    2025年9月10日-9月19日

九、报名与录取方式

    (一)报名方式

    有意愿报名的研究生可在研究生系统报名,报名方式如下:

    1.使用校内网报名:进入研究生系统(https://yjsfw.sicnu.edu.cn/)——使用校内统一身份认证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点击“培养管理”——选择“学生社会考试报名”——点击“社会考试报名”——点击“学科教学创新与育人能力提升”研究生微专业报名的“报名”按钮——核对本人基本信息——上传PDF版本《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微专业报名表》(见附件2,文件以“姓名”命名)——点击“确认并继续”——点击“报名完成”。

    2.使用校外网报名:通过VPN登录——点击“内网入口”——在系统直通车板块选择“研究生系统”——点击“培养管理”——选择“学生社会考试报名”——点击“社会考试报名”——点击“学科教学创新与育人能力提升”研究生微专业报名的“报名”按钮——核对本人基本信息——上传PDF版本《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微专业报名表》(见附件2,文件以“姓名”命名)——点击“确认并继续”——点击“报名完成”。

(二)录取方式

    经“学科教学创新与育人能力提升”研究生微专业招生工作小组审核后确定录取名单。

、微专业课程费用

    不收取修读费用。

、招生咨询电话

    联系人:刘老师,联系电话:028-84766609。为便于开展后续工作,有意愿报名的研究生请企业微信扫码加群。

 

 

研究生院  

教育科学学院

                                    2025年9月10日

 

附件1:附件1 “学科教学创新与育人能力提升”研究生微专业课程设置计划.docx  (0.01M)[下载]  [Docx阅读]
附件2:附件2 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微专业报名表.docx  (0.01M)[下载]  [Docx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