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研究中心2025年度项目申报公告

各有关单位: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研究中心是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面向社会发布2025年度项目申报事宜公告如下:

一、课题立项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课题立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结合新时代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需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研究的深化,坚持理论创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积极推进学术研究和文化创新。

二、课题申报范围

本次课题申报面向省内外各级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以及党委、政府机关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课题申报人须结合2025年度课题指南(优先立项),根据课题指南所规定的方向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拟定课题题目。中心接受带项目与经费进入中心立项,并将适当给予经费补贴。中心接受个人或单位自筹经费申报的课题,批准立项的自筹经费课题,与经费资助课题实施相同的管理。

三、申报具体要求

1、按照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有关规定,凡有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或各级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课题尚未结题者不得申报;申报课题负责人须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或具有硕士学位。其中,申报重点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要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2、本年度继续资助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完成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研究方向为选题的学位论文,欢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必须已通过学位论文开题)踊跃申报。硕士、博士研究生请填写专用表格。

3、申报课题须按照《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研究中心项目申报书》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研究中心课题论证活页》(以下简称《活页》)要求,如实填写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永久取消申报资格,通报并停止所在单位申报中心项目两年。

4、申报书由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查合格、签署意见并盖章后汇总,统一使用顺丰快递报送我中心,本中心不受理个人直接报送的申报书。申报单位须于截止日期前将审查合格的纸质申报书与活页(申报书一式2份,活页3份)报送至本中心。申报者须同时将申报书电子文档(以“单位+姓名”命名)发送至邮箱zhmzgttjyyjzx@sicnu.edu.cn

5、本年度受理申报时间从即日起至20251130日截止(以邮戳为准),逾期不再受理。

6、项目申报需要的各种材料(包括申请书、活页)请从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网页“通知公告”下载(网址:https://es.sicnu.edu.cn/p/0/)。本公告及有关材料同时在网站上发布,欢迎访问、下载、查询。

四、资助类别及结题要求

本年度设重点项目、一般项目、自筹项目三类。

1.重点项目。可以专著、论文结题;2年内完成。以论文形式结题的,需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以上;以专著形式结题的,要求提供查新检测报告(重复率不得超过15%),且先申报结项后再出版。

2.一般项目。以论文形式结题;需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1-2年内完成。

3.自筹项目。本中心设立自筹项目,欢迎带课题入中心,或者自筹经费申报项目。研究成果丰富且比较优质的,中心将给予一定奖励。

各类项目结题都必须提交一份字数3万字以上的调研报告。

各类项目成果发表、出版时,须注明“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研究中心资助”及立项名称与编号,以此作为结项验收的依据之一。

五、联系方式

中心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 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第二办公区312A室(收件人:马老师,电话028-84765625

邮政编码:610068

电子邮箱:zhmzgttjyyjzx@sicnu.edu.cn

咨询电话:028-84765625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研究中心

                                                  二〇二五年九月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研究中心2025年度课题指南

方向1: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

1.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研究

2.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概念的教育阐释与转化研究

3.人工智能赋能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资源建设与教学创新研究

4.短视频平台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内容的传播效果与教育转化研究

5.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创新与学生认同效果研究

6.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典型案例研究

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8.人工智能提升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研究

9.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路径研究

10.民族地区“组团式”教育帮扶内生发展研究

方向2: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

1.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收集整理研究

2.中华文化符号的教育价值挖掘与传播实践研究

3.民族地区口头传统及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4.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智化及其传播研究

5.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教育资源挖掘与应用研究

6.少数民族家谱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整理与研究

7.火把节促进西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路径研究

8.春节“非遗”融入中小学教学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方向3:边疆教育与边疆治理

1.民族边疆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研究

2.民国时期民族地区边疆教育与国家认同的构建研究

3.民族地区青少年融入边疆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机制研究

4.边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实践与社会治理研究

5.“兴边富民”行动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研究

6.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与路径研究

7.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治理研究

8.边疆民族地区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附件1:附件3: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研究中心2025年申报书活页.doc  (0.02M)[下载]
附件2:附件2: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研究中心2025年项目申报书(硕士、博士研究生专用).doc  (0.08M)[下载]
附件3:附件1: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研究中心2025年项目申报书.doc  (0.09M)[下载]

作者: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编辑:马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