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教育科学学院“学术星期四”第三场活动圆满完成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1日
  查看:442
  来源:

2020年12月10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学术星期四”第四场活动以线上方式在腾讯会议平台进行。本期讲堂邀请薛巧巧副教授以“在全球教育变革中讲好中国故事”与“论英文文章写作思路”为主题依次展开了精彩的学术分享。此次活动由雷云教授主持,桑朗翁姆、姚佳、李攀等老师以及部分硕博士参与。

活动伊始,薛巧巧老师结合参与近年比较教育年会的经历分享了与会心得,指出两届年会的共同关键词都是中国故事,并从四个方面展开了详细阐述。首先是主题一览,她指出2018年比较教育年会的主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比较教育新使命”,2020年是“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教育变革”。两届年会就学科建设、学科使命、跨境教育以及教育主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此,薛巧巧老师提出了关于比较教育学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第一,如何借鉴与讲好中国故事;第二,如何处理好一带一路国家教育与发达国家教育的关系;第三,如何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其次是上海经验,她提及上海在援助资金、共享平台和教育知识等七个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真正做到了把中国故事讲出去,产生了国际影响力。再次是国际理解,她认为影响国际理解教育内容体系建构的因素有世界和平、国际竞争力、全球化对策以及全球共同问题。最后是教师教育,她从“角色”、“关系”两个维度提出新时代中国教师素养的分类,分别是认知素养、自我素养、功能素养和社会素养。

接下来,薛巧巧老师从以下五方面论述了英文文章的写作思路。第一,通过分析中英文论文写作的异同,她指出中英文论文均强调充分的论据,但是在文献态度方面却略有差异,中文论文强调思辨性,英文论文则是以数据取胜。第二,确定主题和期刊,通过期刊的要求来选定主题会更加有效。第三,查阅文献,主要方式是树状图和学者主页,先确定核心文献尤为关键。第四,开始写作,因中英文写作类型不同,所采取的写作方式也会有所差异,相较于中文写作,英文写作更细更具体。第五是进行投稿,薛巧巧老师对投稿相关注意事项作了说明。

本期“学术星期四”在师生积极热情的探讨中落下帷幕。雷云教授也号召全校师生多参加学术年会,在学术界发出四川师大的声音,扩大四川师大的学术影响力。

供稿:王雪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李攀